12.9 实施采购

实施采购是获取卖方应答、选择卖方并授予合同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选定合格卖方并签署关于货物或服务交付的法律协议。本过程的最后成果是签订的协议,包括正式合同。本过程应根据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定期开展。图12-16描述本过程的输入、工具与技术和输出。 本过程是按采购管理计划和采购策略中规定的采购方法,来开展实际的采购,签订采购合同。采购形式一般有:

  • · 直接采购:直接邀请某一家厂商报价或提交建议书,没有竞争性。
  • · 邀请招标:邀请一些厂家报价或提交建议书,具有有限竞争性。
  • · 竞争招标:公开发布招标广告,以便潜在卖方报价或提交建议书,具有很大的竞争性。 图12-16 实施采购过程的输入、工具与技术和输出 以招投标方式进行的采购,实施采购过程包括招标、投标、评标和授标四个环节。
  • (1)招标。买方发出招标文件,邀请潜在卖方要约。竞争招标,应该在公共媒体上发布。邀请招标,应该在有限范围内发布。直接采购,则只需要向特定厂家发出采购消息。
  • (2)投标。潜在卖方购买招标文件之后,根据招标文件编制投标文件。在编制投标文件的过程中,潜在卖方会对招标文件有各种疑问。招标方应该通过投标人会议,给他们提问的机会,并回答他们的问题。在投标人会议期间,招标方也可以带潜在卖方考察项目现场。
  • (3)评标。招标方收到投标文件后,就要按既定的评标程序和标准开展评标工作。评标工作通常由专门的评标委员会进行。常用的评标方法包括:
  • ·加权打分法:用具有不同权重的各评标标准,对各投标文件进行打分,然后加权汇总,得到各潜在卖方的排名顺序。选择得分最高的潜在卖方中标。

  • ·筛选系统:通过多轮过滤,逐步淘汰达不到既定标准的投标商,直到剩下一家。用于淘汰的标准逐轮提高。最后剩下的那家,就是中标者。

  • ·独立估算:把潜在卖方的报价与买方事先编制的独立成本估算进行比较,选择与标底最接近的报价中标。

  • (4)授标。在确定中标者之前,需要与潜在卖方进行谈判。谈判的目的是要与潜在卖方加深了解,得到公平、合理的价格,为以后可能的合同关系奠定良好基础。基于评标委员会的推荐,招标方的高级管理层正式批准某投标方中标,与其订立合同。 实施采购过程的主要输入为项目管理计划、项目文件、采购文档和卖方建议书。主要输出为选定的卖方和协议。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