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 退役终止
组织因某种因素制约,不再继续提供某项服务时,可进行服务终止操作,服务终止应及时通知需方及相关方,做好服务终止风险控制,处理好终止后的事务。 组织如果要终止服务,往往需要有书面的服务终止计划,其主要内容通常包括:
- · 终止适用的条件;
- · 终止的目标与成功要素;
- · 其他各方执行流程的控制;
- · 所有相关各方的角色与职责,如需方、外部供方和内部团队;
- · 约束、风险与问题;
- · 里程碑和交付物;
- · 活动分解和每个活动的描述;
- · 约定的服务终止与责任终止的完成标准;
- · 服务对需方不再有效的时间和服务终止的时间;
- · 要终止的服务和其他服务之间的接口将如何由其他服务处理;
- · 安排信息安全审查,包括敏感信息的删除等;
- · 确保任何悬而未决的事件、问题、用户请求和变更请求的具体内容已与需方达成共识,与需方的协议包括由此产生的任何行动。
组织需要做好服务终止确认文件的收集、资金、人力资源、基础设施、信息资源的回收确认,做好数据清理和资源释放,做好需方和相关方应履行的事项。还需要协商所有数据、文件和系统组件的所有权。如果需要,协商访问数据或其他服务组件的安排,并计划和实施。组织在数据归档、处置和转让时须满足法律法规及相关方要求。
组织需要建立服务终止的风险列表,并对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对风险等级较高的风险应制定应对措施方案。风险列表可包括数据风险、业务连续性风险、法律法规风险、信息安全风险等。
3.4服务标准化
标准化伴随IT服务的发展与成熟,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IT服务相关标准不断丰富并与其他相关标准相互融合。IT服务标准化具备规范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等,其规范价值体现在使整个行业提供服务的活动规范化;其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各类组织提升了服务质量、避免了质量低劣、解决了质量问题纠纷,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与提升社会信用度等;其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提升组织自身的服务效率效能,节约服务交付成本,提升组织品牌,繁荣服务市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