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 基本原则

在构建信息系统技术架构时,组织需要充分考虑技术及其应用创新的各类关联因素,选择或组合使用最合适的技术组合,并充分考虑组织现状、IT现状、组织战略、IT治理等各类因素。技术架构的设计往往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成熟度控制原则

一直以来,信息技术都是高速发展和快速迭代的,新型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模式层出不穷,组织在选择使用何种技术及其组合作为技术架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时,需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生命周期,优先使用成熟度较高但还处在活跃期的信息技术。如果需要使用新型信息技术,就需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持续跟踪这些技术,包括技术及其应用的成熟情况,以及新技术可能带来的安全漏洞和结构性风险等。

2.技术一致性原则

信息系统技术架构设计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技术异构,充分发挥技术及其组合的一致性,比如统一使用云环境(云开发、云中间件、云安全等)。在运用技术一致性原则时,也包括同一类型技术的版本控制问题,尽量在所有信息系统中,只用相同的技术版本。

3.局部可替换原则

考虑到信息系统的发展与演进等,我们在迭代更新信息技术架构时,需要考虑既有技术的使用、重用或再创新等情况,但这些技术需要进行标记和特殊关注,明确这些技术在组织信息系统环境中的生命周期管理与控制等。即使是利用新技术开展技术架构设计的时候,也要考虑某种技术是否长期使用,如果这些技术退役,对信息系统会造成什么影响,哪些技术可以用于替代该技术等。

4.人才技能覆盖原则

信息技术的价值发挥离不开相关人力资源的配合,需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能够对信息技术充分掌握,方可将信息技术进行最优化应用。因此,组织在开展信息技术架构设计时,关注组织可用信息技术人才对各类技术的驾驭能力,尤其是需要利用相关技术进行应用创新的领域。这里的人才可以是组织本身的人才,也可以是组织相关合作伙伴的人才(这类人才需要组织关注其可用性情况)。

5.创新驱动原则

组织在设计信息系统架构时,要充分挖掘技术的创新价值,重点是对组织发展(包括治理、管理、业务等)能够形成促进乃至引领作用的技术,要将这些技术作为技术架构的关键纽带或骨架,完善周边技术或技术组合等。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