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基本概念

1.道德

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经济关系是最根本的社会存在。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必然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道德具有非强制性,但与法律一样,都是调控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重要机制。 通俗地讲,道德就是自己管自己的一组规矩。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一种全民接受的公认的道德规范。但是落实到每一个公民,每个公民的道德水平不一样。道德的具体含义如下:

  • · 道德的主要功能是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 · 道德是依靠舆论、信念和习俗等非强制性手段起作用的。
  • · 道德以善恶观念为标准来评价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2.职业道德

    人们在从事职业活动时应该遵循的符合自身职业特点的行为规范,是人们通过学习与实践养成的优良的职业品质。职业道德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人员、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是根据职业特点确定的,它是指导和评价人们职业行为善恶的准则。每一个从业者既有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又有自身行业特征的职业道德规范,比如教师的有教无类、法官的秉公执法、官员的公正廉洁、商人的诚实守信、医生的救死扶伤等都反映出自身行业的职业道德特点。作为一名项目管理工程师在与客户、用户、领导、团队成员和供应商等项目干系人交往时,不说"怎么你连这个都不懂",也不在口头或书面交往中使用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与客户沟通时对客户表示应有的尊重等,这些都是对项目管理工程师在职业道德方面的基本要求。 一般来说职业道德具有以下七个方面的特征:
  • (1)职业性:职业道德必须通过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体现。
  • (2)普遍性:职业道德的普遍性是由其职业性质决定的。从事职业的人群众多,范围广大,这就决定了职业道德必然具有普遍性。
  • (3)自律性:职业道德具有自我约束、控制的特征。从业者通过职业道德的学习和实践,产生职业道德意识、觉悟、良心、意志、信念和理想,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以后,又会在工作中产生行为上的条件反射,形成选择有利于社会、有利于集体的行为的高度自觉。这也是职业道德与法律、纪律的区别所在。
  • (4)他律性:职业道德具有影响舆论的特征。
  • (5)鲜明的行业性和多样性:职业道德与社会分工紧密联系,各行各业都有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道德规范。
  • (6)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职业道德反映职业关系时往往与社会风俗、民族传统文化相联系,许多职业道德跨越了国界和历史时代作为人类职业精神文明文化被传承了下来。比如诚信、互助与协作和勤俭节约等。
  • (7)很强的实践性:一个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知识、情感、意志、信念、觉悟、良心和行为规范都必须通过职业的实践活动,在自己职业行为中表现出来,并接受行为道德的评价与自我评价。 一般来说,项目管理工程师在工作时要着装整洁、举止得体、行为规范,表现出应有的专业素养以及专业形象,维护公司利益并赢得客户和合作方人员的信任和尊重,从而为项目管理工程师在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方面营造和谐融洽的有利局面。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