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 项目风险识别与控制
该服务集成项目具备社会影响大、参与组织多元、各类创新众多等特点,且在可借鉴与参考的项目案例比较少,项目的风险与合规控制存在较大难度,尤其是数字经济与商业探索、车联网技术与产品成熟度、伦理识别与创新等方面。
1.模式探索与技术创新
无论是对技术研究来说,还是对城市级应用来说,城市交通空间综合开发相关的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都是新生事物,尤其是车联网技术,其技术与产品的成熟度还在逐步提升阶段。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精准招采、逐步建设实施的项目模式,无法适应这种复杂创新项目的推进,这也是很多服务集成项目面临的共性问题,这就需要采用满足服务可变性特征的新型项目模式推进相关工作,从而避免服务需求与内容变化,带来的各类商业和合规风险。 为应对模式探索和技术创新等带来服务复杂集成风险,该项目主要采取了四项关键措施:①引入全过程咨询服务作为所有服务集成活动的第三方角色,赋予其参与项目规划、辅助项目管理、开展项目监理和落实评估评价等职能,通过这种项目模式,确保所有参与服务集成的供方,能够在项目目标、实施进程、质量管理等方面保持一致和韧性;②采用边试点、边建设、边推广的项目推进模式,即在一个可控范围内和信息系统基本功能框架下,验证项目创新和服务创新的可行性,确保技术、管理和模式具备可落地和可操作性后,并逐步扩大范围直到所有内容达到成熟度要求后,再进行全域建设和推广,避免大规模建设、直接全面推广可能带来的创新"黑洞";③采用财务共管的模式确保资金安全,即通过招采服务供方后,相关资金进入平台组织(公司)、全过程管理组织、开发与建设组织等多方共管的资金账号,根据项目实际执行情况和资金拨付规则,兑付服务供方资金,从而避免服务可变性带来的项目团队间的信任"障碍";④建设服务接口控制委员会,通过该委员会的决策机制、管理办法和协同活动等,确保参与项目的多元服务组织能够应对各类项目变化带来的风险。
2.咨询规划与专家服务
咨询规划与专家服务是服务集成项目中对隐性需求满足关联较强的服务内容,因此容易出现项目预期不一致、服务结果难以预测、服务过程无法控制等风险。该项目针对这类风险,一方面强化对服务供方服务能力成熟度的管控,另一方面加强了在此类服务中范围、进度、人力资源和交付内容等方面的应对措施。
- (1)范围风险。项目范围涉及大量隐性需求,可能导致合作双方对项目范围的认知产生分歧。若双方的分歧较大,不能达成一致,则必然会造成效率低下,影响服务质量。针对此类风险的该项目应对措施定义为:在现状评估完成之后,结合实际需求,由全过程咨询组织牵头相关服务组织,共同研讨后续工作开展的内容、措施、步骤、计划等,并根据具体工作开展情况随时调整工作方法。
- (2)进度风险。服务集成对最终目标实现明确的时间段要求,各类服务之间又往往存在较强的关联关系,一旦某部分工作的实施出现延误,势必影响其他工作包的实施,影响咨询服务交付质量乃至影响整个项目的实施进度。针对此类风险该项目定义的措施主要包括:
- · 在各咨询规划与专家服务的人员分配上,尽最大可能根据知识领域和创新需求细分服务板块,每个板块任命一名负责人,落实责任到人,同时保证定期召开沟通会议。
- · 尽量提前各服务工作包的执行,为服务工作包之间的对接留出尽可能多的时间。
- · 服务工作包间有人员交叉时应尽可能协调避开同一人的工作时间交叉重叠。
- (3)人力资源风险。人员是开展此类服务的关键要素,人员能力、资源容量、人员变更等都可能引发项目风险。针对此类风险该项目定义的措施主要包括:
- · 在服务接口定义时明确服务人员的基本要求。
- · 控制进入项目并承担角色的各类人员满足服务所需的能力要求和项目要求。
- · 对实际参与项目的相关人员的能力进行定期评估,包括具体服务主责方和关联方,必要时由服务主责方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 · 由全过程咨询组织配备专家资源参与具体服务活动,并由其储备人员资源池,当出现不可抗力导致服务主责方人员匮乏时,进行能力和容量补充。
- (4)交付内容风险。此类服务交付内容往往包括现场和远程的交流访谈、指导辅导、撰写与文件审查等,任何局部的交付质量都可能会影响整体项目推进,乃至导致项目建设部分内容的偏离。针对此类风险该项目定义的措施主要包括:
- · 周期性召开交付团队会议,通过会议确保交付团队成员信息的一致性,纠正可能存在的质量偏差等。
- · 通过关键成果的复审,确保各项交付成果的有效性,由全过程咨询组织进行总体质量成果复审,重点成果将请领域内的专家资源进行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