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3 数据资产管理
数据资产管理(Data Asset Management,DAM)是指对数据资产进行规划、控制和提供的一组活动职能,包括开发、执行和监督有关数据的计划、政策、方案、项目、流程、方法和程序,从而控制、保护、交付和提高数据资产的价值。数据资产管理须充分融合政策、管理、业务、技术和服务等,从而确保数据资产保值增值。在数字时代,数据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把数据转化成可流通的数据要素,重点包含数据资源化、数据资产化两个环节。
- (1)数字资源化。通过将原始数据转变为数据资源,使数据具备一定的潜在价值,是数据资产化的必要前提。数据资源化以数据治理为工作重点,以提升数据质量、保障数据安全为目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时效性和完整性,推动数据内外部流通。
- (2)数据资产化。通过将数据资源转变为数据资产,使数据资源的潜在价值得以充分释放。数据资产化以扩大数据资产的应用范围、显性化数据资产的成本与效益为工作重点,并使数据供给端与数据消费端之间形成良性反馈闭环。 在数据资产化之后,将关注数据资产的流通、数据资产的运营、数据价值评估等流程和活动,为数据价值的实现提供支撑。 数据资产流通是指通过数据共享、数据开放或数据交易等流通模式,推动数据资产在组织内外部的价值实现。数据共享是指打通组织各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机制,加速数据资源在组织内部流动。数据开放是指向社会公众提供易于获取和理解的数据。对于政府而言,数据开放主要是指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对于企业而言,数据开放主要是指披露企业运行情况、推动政企数据融合等。数据交易是指交易双方通过合同约定,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开展以数据或其衍生形态为核心的交易行为。 数据资产运营是指对数据服务、数据流通情况进行持续跟踪和分析,以数据价值管理为参考,从数据使用者的视角出发,全面评价数据应用效果,建立科学的正向反馈和闭环管理机制,促进数据资产的迭代和完善,不断适应和满足数据资产的应用和创新。数据价值评估是数据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是数据资产化的价值基线。狭义的数据价值是指数据的经济效益;广义的数据价值是在经济效益之外,考虑数据的业务效益、成本计量等因素。数据价值评估是指通过构建价值评估体系,计量数据的经济效益、业务效益、投入成本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