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2 数据标准化

数据标准化主要为复杂的信息表达、分类和定位建立相应的原则和规范,使其简单化、结构化和标准化,从而实现信息的可理解、可比较和可共享,为信息在异构系统之间实现语义互操作提供基础支撑。数据标准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元数据标准化、数据元标准化、数据模式标准化和数据分类与编码标准化。 在数据标准化活动中,要依据信息需求,并参照现行数据标准、信息系统的运行环境以及法规、政策和指导原则,在数据管理机构、专家组和开发者共同参与下,运用数据管理工具,得到注册的数据元素、物理模式和扩充的数据模型。数据标准化阶段的具体过程包括确定数据需求、制定数据标准、批准数据标准和实施数据标准。

  • (1)确定数据需求。本阶段将产生数据需求及相关的元数据、域值等文件。在确定数据需求时应考虑现行法规、政策,以及现行的数据标准。
  • (2)制定数据标准。本阶段要处理"确定数据需求"阶段提出的数据需求。如果现有的数据标准不能满足该数据需求,可以建议制定新的数据标准,也可建议修改或者封存已有的数据标准。推荐的、新的或修改的数据标准记录在数据字典中。这个阶段将产生供审查和批准的成套建议。
  • (3)批准数据标准。本阶段的数据管理机构对提交的数据标准建议、现行数据标准的修改或封存建议进行审查。一经批准,该数据标准将扩充或修改数据模型。
  • (4)实施数据标准。本阶段涉及在各信息系统中实施和改进已批准的数据标准。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